“從2017年開始,河南省連續三年糧食產量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,今年有望再奪豐收?!苯?,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糧食作物處副處長黃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。
河南省被譽為“中原糧倉”,用全國1/16的耕地生產了全國1/10的糧食。
“十三五”以來,河南持續推動“藏糧于地,藏糧于技”,河南不但解決了本省1億多人口的吃飯問題,而且還每年外調原糧及加工制品600億斤,讓國人的飯碗裝上更多的河南糧。
在2020年夏糧收獲的成績單上,河南夏糧總產量749.08億斤,比上年增加26.34億斤,創河南夏糧總產量歷史新高。河南夏糧播種面積、總產量和單產均居全國第一,扛穩糧食安全重任。
小麥、玉米、水稻是河南主產糧食作物,其中河南是全國小麥第一生產大省,在糧食生產面積穩中有增的情況下,小麥的優質化率不斷提高,糧食連年豐收。
河南地貌以平原為主,適宜大型農業機械化作業,而農業機械化率的不斷提升也成為河南種出更多“中國糧”的秘訣。
早在2014年,河南省的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作業就率達了76.3%,高于彼時全國平均水平15.3個百分點。
而在2019年河南省人民政府與農業農村部在北京簽署的《共同打造全國重要糧食生產核心區》合作備忘錄顯示,未來5年,河南的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將由目前的60.7%提高到67%,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由目前的82.6%提高到90%。
“定額補貼、自主購機、先購后補、縣級結算、直補到卡(戶)”的農機購置補貼方式,讓河南農民購機、用機的熱情不斷升溫,農機使用率不斷攀升。
河南在優化農機裝備結構方面,重點提升大馬力、高性能、復式作業機械保有量,重點支持丘陵山區“宜機化”改造;著力提升玉米機收水平,加快實現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;因地制宜加快推進經濟作物、畜牧水產養殖業、林果業、農產品加工業和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機械化水平;加快發展現代設施農業,提高設施農業裝備智能化、自動化水平。
在河南農機化“領跑”全國的同時,河南農業正開足馬力向著精細化、智慧化、數字化農業邁進。電腦手機正在成為農民的新農具和“金扁擔”。
近年來,河南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,已累計投入960億元人民幣,建成高標準農田6320萬畝,為糧食產量穩定奠定了堅實基礎,為確?!爸袊埻搿卑踩峁┝藦娏ΡU?。(作者 王義正)